在线快3

本刊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管主办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医院管理篇 > 人力资源 >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

【】2015-07-23 点击次数
基金项目: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课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216)
曾展鹏 黄 枫 王海彬 庄 洪 舒 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 广东广州 510405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

曾展鹏 黄 枫 王海彬 庄 洪 舒 雯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CURRICULUM
ZENG Zhanpeng, HANG Feng, WANG Haibin, et al


  【摘 要】 以构建高校新型临床医学教学平台为目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将《中医骨伤科学》、《人体解剖学》和《临床医技学》课程集中整合优化,获得了良好的教学和课堂效果。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整合以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为引领,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并具备医学素质、创新精神的中医临床人才为宗旨,满足求学者学习需求,将多学科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整合,使得中医骨伤科核心课程模式形成,能显著提高医学生在临床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成绩和临床基本技能的熟练度。初步教学实践认为课程整合教学是一种较好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 课程整合,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研究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new university clinical teaching platform,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rthopedic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CM optimized and integrated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 TCM, anthoropotomy and clinical medical science curriculums, gaining a good teaching effect.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subject to multidisciplinary, penetration and fusion for guidance, trains talents for adap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edical qua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meets learners' requirements and integrates multidisciplinary curriculum resources scientifically. It formed a core course mode of TCM orthopedics and increase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academic record and proficiency of basic clinical skills in the clinic. The preliminary teaching practice indicated that course integration is a better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course integration, TCM Orthopedics, teaching and research
     【Author′s address】 Orthopedic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CM, Guangzhou 510405 ,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5.049

  课程整合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它的宗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确定一个重点问题或议题为中心,并根据这个中心来组织课程[1]。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这在医学教育中尤其如此,它关系到课程的构造、内涵、资源及课程施行过程中的诸多方面,不仅和内容的组合方式有关,更和课程概念和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关。
     传统医学生学习的过程通常分为三级:正常状况(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疾病状况(如病理、病理生理);疾病与患者(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如何整合这些已经在教学安排中存在的传统课程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2]。从2000年开始,浙江大学医学院开始了整合基础医学课程的探索,整合的原则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按照人体系统来学习基本的医学知识[3]。通过课程整合,学生在基础知识与桥梁学科到临床专业技能的学习中能更好的进入角色,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对于重点、难点的掌握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过渡,这对于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而《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中,课程知识整合正处于理论萌芽阶段,未见有明确的报道。
     本研究以《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知识框架为基点,将《人体解剖学》、《临床医技学》课程中与《中医骨伤科学》重复的知识点进行合并,交叉的学科逻辑进行梳理、融合,构建“正常(生理-人体解剖学)-疾病(病理-中医骨伤科学)-案例(实例-临床医技学)的课程整体教学模式,使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形成规律相吻合,让学生对疾病的了解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为今后走向临床打下更加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假设
     多学科融合、交叉发展趋势,深刻影响着学科发展方向及其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医骨伤科学》整合课程模式培养中医骨伤科学人才,符合中医专业人才发展需要,符合课程短课时化、高融合化、强逻辑化的发展趋势。课程整合将影响教学方法的改革或修正,随之而来的是整合课程教学方法及其效果的探索。
1.2 研究内容
     将《中医骨伤科学》作为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临床医技学》作为次主干课程,相关教研室协同合作整合课程,将三门课程的共同重点难点进行整合,实现正常(生理-人体解剖学)-疾病(病理-中医骨伤科学)-案例(实例-临床医技学)教学体系的深化,提高中医骨伤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教研室合作教学,进行交叉强化式教学,共同实践整合课程的教学运作。
1.3 研究方法
1.3.1 调研法 全面系统研究整理和收集课程的学术论文和档案材料,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借鉴其它医学院校的课程体会,结合中医临床培养需要,探索课程整合的框架与内容。
1.3.2 实践法 通过课前教案、讲义、课件的编写与设计,课堂教学的施行,课后学生网路精品课学习、教学调查问卷评估表等环节,在《中医骨伤科学》整合后的讲授过程中,构建“正常(生理-人体解剖学)-疾病(病理-中医骨伤科学)-案例(实例-临床医技学)”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整合示意图
  《中医骨伤科学》、《人体解剖学》、《临床医技学》课程整合的构建及应用,其实践步骤包括教案和课件设计、课堂教学实施、网路精品课教学、营造课程整合氛围。
     ①教案和课件设计 针对高年级学生通过数年学习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并能初步利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的特点,根据培养新型中医骨伤科专业人才的教学目的,结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疑点,安排各教研室合并授课,将三门学科中交叉部分强化融合,真正做到临床与理论知识讲授的配合。将某种疾病的生理-病理-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插入视频、文字、图片、实验室资料和专家讨论意见。②课堂教学实施 第一环节:讲授某种骨伤科疾病所涉及的解剖学知识,由解剖教研室负责讲授。第二环节:给出这种疾病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由学生结合解剖学知识进行分析,由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负责授课。第三环节:给出此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由学生分析异常之处,强化阅片基本功,由影像学教研室负责授课。③网路精品课教学 将临床见习、实习与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课后将教案、课件、视频等录入网络精品课中,鼓励学生课前或课后学习。④营造课程整合氛围 学生学习之余,鼓励学生到教学医院门急诊或影像科室学习,将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强化和加深,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共同讨论,帮助他们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跨越,更早适应临床。
     2 课程整合的教学效果调查与评价
     《中医骨伤科学》、《人体解剖学》、《临床医技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效果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评价表并对该教学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调查内容涵盖了案例教学中的信息量和理解程度、病案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帮助、能否激发学习兴趣、对授课过程中最感兴趣的环节等等。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项。
     3 研究结果
     在问卷调查环节,一共305 名学生参加了评估。①97.70%(298/305)的学生选择了课程整合有利于课程的发展或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发展,说明学生对于课程整合是持积极态度,并且认为能从课程整合中获益。②87.6%的学生认为经过对课程整合教学的体验,《医技学》、《解剖学》等基础课程与《中医骨伤科学》的融合程度关键在于融合《人体解剖学》、《临床医技学》学科知识及其逻辑,整合并形成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课程内涵; 学生普遍认为将主干课程知识内容学习与多学科思维培养结合起来,是值得的。③92%的学生认为课程整合改革带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授课教师应当掌握T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及案例式教学法,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和自学能力。④95%的学生认为将主干课程知识内容学习与多学科思维培养结合起来,使得学习方法必须多样化,而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大量减少,灵活理解内容增加,加深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临床思维与能力;使得课程的融会贯通变成可能。⑤93.77%(286/305)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的学习课程相比,丰富并发展《中医骨伤科学》知识与逻辑体系;⑥95.73%(292/305)的学生认为促进中医学生学习思维发展;案例教学在医学院校教学中深入推进,主要因为能激发学生学医兴趣;⑦87.87%(268/305)的学生认为课程整合有必要探索与推进;8.85%(27/305)认为课程整合仍存在不足,但可以改进并提升;100%的医学生认为课程整合是有益的教学改革,可以继续使用。
     4 研究结论和意义
4.1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整合体会
     目前, 多数高等医学院校采用基础、专业和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4],《中医骨伤科学》是广东省重点及精品课程,是临床专业课程,教学以形态学为主,实践性强,教学动态化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多采用集中上临床理论课程,再集中见习,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往往不能将《中医骨伤科学》与《人体解剖学》、《临床医技学》相关知识进行贯通,教学效果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的创新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由理论向临床过渡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教研室在初步应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课堂教学和见习实习需求,创新性地设计并实施了正常(生理-人体解剖学)-疾病(病理-中医骨伤科学)-案例(实例-临床医技学)的整体教学模式。课程整合方法把《中医骨伤科学》作为重中之重,将《人体解剖学》、《临床医技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整合,贯穿教学全过程,深化对正常-异常-案例的教学理念的理解,强化中医临床基本功,使之能更好地投入临床实习中,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发散思维,更大程度上由点到面,构筑知识网络和结构体系。在课程整合授课过程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可以与授课教师共同对一个或多个病例进行讨论,交换观点,相互学习,以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课程整合既是教学改革,更是课程建设,可以构建中医骨伤科学整体教学平台,提升中医教学质量。
     无论学院采用学科式还是整合式的课程模式,也无论课程计划、学习指导、学习途径如何地精心设计,学生自己的学习模式是整合还是非整合,最终是由学生自己构建。所以,课程设计者的任务还包括如何让学生们形成自己构建整合学习的能力,并迁移到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程度不是决定教学最终质量的关键,帮助学生形成“整合学习”的能力才是整合教学的目的所在。当医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真实的临床诊疗服务过程紧密结合后,学生就会意识到整合学习不仅仅关系到“成绩分数”本身,而是他们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提升的必由之路。我院整合课程的教学始终贯彻这一原则,取得了较好效果。
4.2 课程整合实践探究的意义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单学科为基础,但是由于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各学科的知识大爆炸,教材越编越厚,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也越来越多。《中医骨伤科学》与《人体解剖学》、《临床医技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有利于减少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从而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以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5]。
     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探索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整合框架及其操作机制,实现课程教学多学科知识融合,教程精短,逻辑方法优先。深化正常(生理-人体解剖学)-疾病(病理-中医骨伤科学)-案例(实例-临床医技学)教学运作体系,提高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质量。其发展意义在于整合多学科课程意味着教学观念的更新,通过课程整合,丰富并发展《中医骨伤科学》知识与逻辑体系,促进中医学生学习思维发展,促进教师操作专业知识能力发展,促进多学科课程教师沟通合作意识与能力发展。
4.3 课程整合所体现的优势
     课程整合的优势在于通过突破课程管理条块化、狭小化限制,多学科教师、多教研室合作,开展此项研究,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课程整合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应用,有利于学生联接并运用相关课程知识,学以致用并真实地训练临床思维,拓展学生发现问题的视野,培养并训练学生的临床能力。另外,这种方式结合的团队教室成员能够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利于突破单课程的封闭性,推动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和链接,淡化各学科知识的界限,使教师形成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6]。教师与学生普遍认为课程整合是有益的教学改革,启发学生教与学的密切关系有,必要探索与推进。
     此外,课程整合所体现的优势还在于充分促进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研室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并结合实际情况,和附属医院骨科、教育科联合修订、制定了《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环节工作计划和方案,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见习、实习、模拟实训等措施,强化实践教学,通过课间到附属医院骨科、影像科见习、毕业到各个教学基地医院实习,加强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疗能力的训练;进行实践教学方法与考核指标的研究;在教学上重点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注意培养临床操作能力,在充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启发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目前,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交叉是未来的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它将深刻地影响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我教研室以《中医骨伤科学》整合课程模式培养中医骨伤科学人才,符合中医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符合课程短课时化、高融合化、强逻辑化的发展趋势。课程整合将影响教学方法的改革或修正,随之而来的是整合课程教学方法及其效果的探索。《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方案将进一步充实和整合,并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方式,以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后的教学方案将更加反映教师教学思维发展,体现学生学习思维发展,体现教学相长,实现构建新型高校教学平台的目标,因此值得在高校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爱军.课程整合理论的启示[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7(3):65-66.
[2] 冉志华,乔宇琪,蔡 青,等.医学教育改革中的课程整合[J].医学与哲学,2009,30(17):67-68.
[3] 高 岳,张东华,郭劲松,等.医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60-62.
[4] 丁晓慧,吴敏范,江 敏,等.医学基础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高职教育,2014 (63):158-159.
[5] 郑 军,马建辉,吴雄文,等.医学整合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7-8.
[6] 王文星,李豫凯.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基础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49-50.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版权均属于现代医院杂志社,转载、摘编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应注明"来源出处:《现代医院》杂志社"。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如有疑问和问题请联系现代医院杂志社服务热线:020-83310901 83310902

在线快3相关的文章:
推荐文章:
【专家访谈】后疫情时期对医院有4方面影响

【专家访谈】后疫情时期对医

2020年,每个人心中都可能萦绕着一个问题 疫情之后,是爆发报复性反弹?还是缓慢有......

【专家访谈】复工复产后,广东医疗行业前景光明

【专家访谈】复工复产后,广

广东省医院各学科恢复不平衡,但总体向好 。 疫情在国内虽然被控制了,但不少医院......

过刊回顾

下载排行

网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