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快3

本刊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管主办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专业技术篇 > 基础研究 >

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原学分析

【】2015-07-20 点击次数
戴道华 颜海青 张 翊 朱霭红 谢海瑞: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 广东广州 510115

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原学分析


戴道华 颜海青 张 翊 朱霭红 谢海瑞
INFECTION-RELATED NEUTROPENIA ETIOLOGICAL ANALYSIS
DAI Daohua, YAN Haiqing, ZHANG Yi, et al


  【摘 要】 目的 了解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0例呼吸道感染并粒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系统分析,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组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组各100例,均行病原学检测并分类总结,深入探究诱发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原体,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结果 两组病种构成、病毒总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检出率最高,PIVⅢ、ADV次之;2周~1岁年龄段病毒感染率高于>1岁年龄段(p<0.05)。结论 呼吸道感染者粒细胞减少症与性别、疾病种类无显著相关性,<1岁者易患粒细胞减少症,多为RSV及PIVⅢ。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粒细胞减少症,病原学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2.010

  对我院收治的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真菌、细菌培养,经病毒、抗衣原体IgM(CP-IgM)、抗支原体IgM(MP-IgM)、抗EB病毒IgM等进行检测,从中探索诱发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原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为实验组,与第七版《实用儿科学》中的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诊断标准吻合,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周~6岁,平均(1.56±0.12)岁。另选择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周~6岁,平均(1.63±017)岁。两组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的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且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与处理 于入院第2天,所有患儿应用一次性吸痰管,通过鼻腔置入7 cm左右直达咽部以下,基于负压下吸取鼻咽分泌物2 ml,培养需氧菌、真菌与嗜血杆菌。同时,于入院后第2天留取晨尿3 ml置入标准容器中,于30 ℃室温下保存,以待检测。
1.2.2 血常规检测 采用Cell-DYN 1800血细胞分析仪(雅培公司产品)进行白细胞及PMN(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测定。
1.2.3 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 择取Diagnostic Hybrids Inc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并选取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BX51 型荧光显微镜,严格执行说明书要求操作,采用免疫荧光法,对荧光标记的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IFA)、流感病毒B型(IFB)及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Ⅱ型(PIVⅡ)、Ⅲ型(PIVⅢ)等;采用被动凝集法,对抗支原体IgM进行测定,试剂盒源于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法对CP-IgM、CBV-IgM等进行检测,试剂盒源于EUROIMMUN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基本构成状况
     10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组患者中58例(580%)支气管肺炎,14例(140%)喘息性肺炎,8例(80%)急性支气管炎,6例(60%)毛细支气管炎,4例(40%)哮喘并肺部感染,4例(40%)迁延性肺炎,2例(20%)重症肺炎,其他4例(40%)。100例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组中56例(560%)支气管肺炎,16例(160%)喘息性肺炎,6例(60%)急性支气管炎,4例(40%)毛细支气管炎,2例(20%)哮喘并肺部感染,6例(60%)迁延性肺炎,4例(40%)重症肺炎,其他6例(60%)。两组病种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原体血清抗体检出情况
     中性粒细胞减少组36例(360%)未检出病毒,64例(640%)检出病毒≥1种;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组32例(320%)未检出病毒,68例(680%)检出病毒≥1种。两组病毒总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原体血清抗体检出情况综合比较

[n=100,n(%)]

组别 ADV RSV IFA IFB PIVⅠ PIVⅡ PIVⅢ 其他
中性粒细胞减少组 6(6.0)1) 28(28.0)1) 2(2.0)1) 4(4.0)1) 2(2.0)1) 4(4.0)1) 16(16.0)1) 2(2.0)1)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组 2(2.0) 24(24.0) 2(2.0) 2(2.0) 8(8.0) 12(12.0) 14(14.0) 4(4.0)
2 1.041 0.207 0 0.343 1.894 2.173 0.078 0.34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1)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各个年龄段发病状况
     中性粒细胞减少组2周~1岁50例(50.00%),1~3岁10例(10.00%),≥3岁4例(4.00%);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组2周~1岁54例(54.00%),1~3岁12例(12.00%),≥3岁2例(2.00%)。两组三个年龄段病毒感染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岁患者病毒感染率高于>1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性粒细胞与粒系造血干细胞息息相关,在所有血细胞中,其寿命最短,极其容易受到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影响。中性粒细胞属于机体关键防御细胞,亦为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重要屏障,细菌吞噬与杀伤功能强大。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易发于婴幼儿(<3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近年来已呈上升态势[1-2]。多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具有自限性,无需治疗,而少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考虑到并发症异常严重,易出现脓毒症、休克等风险,故需要进行特殊治疗[3]。本文研究发现,<1岁婴幼儿易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多因婴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容易诱发药物源性粒细胞减少。此外,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显示,病毒感染属于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常见原因[4],而不同病毒感染与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无关联性[5]。本文研究发现,婴幼儿易发RSV等感染,多因病毒可诱导粒细胞形成抗体,破坏粒细胞。
     此外,针对确诊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而言,为了控制急性呼吸道感染,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必须要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强化感染病原学检测,以检测结果为依据,严格遵从循证医学,把握药物剂量与疗程,可改善患者预后[6]。
     综上所述,<1岁婴幼儿易出现粒细胞减少症,且多表现为RSV及PIVⅢ等,必须要加强感染病原学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卢 俊,胡绍燕,薛胜利.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治——附四例报告[A].浙江省医学会.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2012:1-1.
[2] 黄淑桂,贺湘玲,张 兵,等.长沙市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并粒细胞减少症111例病毒病原学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68-270.
[3] 刘红仙.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85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199-201.
[4] 方 民,麦柏坚,萧翠萍.发热并白细胞正常或减少238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8):46-50.
[5] 刘 雪,邓军霞,张国成,等.感染相关性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80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2):154-156.
[6] 陈 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染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4):1512-1514.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版权均属于现代医院杂志社,转载、摘编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应注明"来源出处:《现代医院》杂志社"。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如有疑问和问题请联系现代医院杂志社服务热线:020-83310901 83310902

推荐文章:
【专家访谈】后疫情时期对医院有4方面影响

【专家访谈】后疫情时期对医

2020年,每个人心中都可能萦绕着一个问题 疫情之后,是爆发报复性反弹?还是缓慢有......

【专家访谈】复工复产后,广东医疗行业前景光明

【专家访谈】复工复产后,广

广东省医院各学科恢复不平衡,但总体向好 。 疫情在国内虽然被控制了,但不少医院......

过刊回顾

下载排行

网站最新